高血脂被称为“隐形杀手”,悄然威胁着现代人的健康。本文将从成因、危害到科学防治方法,提供一份通俗易懂的全指南,助你远离心血管疾病风险。
高血脂的成因复杂,通常是遗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:
1. 遗传因素:约30%的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,基因缺陷可能导致脂代谢异常,即使生活方式健康也可能患病。
2. 不良生活习惯:
3. 疾病与肥胖: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,以及肥胖(尤其是腹部脂肪过多)会干扰脂代谢,升高血脂。
高血脂的危害具有隐匿性和长期性,可能引发多种严重疾病:
1. 动脉粥样硬化: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,即“坏胆固醇”)在血管壁沉积,形成斑块,导致血管狭窄、硬化,增加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风险。
2. 脑中风:斑块破裂可能引发脑血栓,或因血管堵塞导致脑缺血。
3. 急性炎:甘油三酯过高(≥500 mg/dL)可能诱发炎,危及生命。
4. 其他并发症:如脂肪肝、糖尿病恶化,甚至影响认知功能。
1. 控制体重:BMI控制在18.5-24,腰围男性<90cm,女性<85cm。
2. 限酒:吸烟会降低“好胆固醇”(HDL-C),酒精增加甘油三酯。
3. 管理压力:长期压力会升高皮质醇,间接推高血脂,可通过冥想、瑜伽缓解。
4. 睡眠充足:每天7-8小时睡眠,避免熬夜干扰代谢。
1. “鱼油万能”:普通鱼油含DHA可能升高LDL-C,应选择纯EPA制剂。
2. “瘦人不会高血脂”:体型正常者也可能因代谢问题或饮食不当患病。
3. “血脂正常就停药”:需遵医嘱,突然停药可能反弹。
高血脂的防治是一场持久战,需要饮食、运动、医疗和监测多管齐下。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药物干预,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血脂,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威胁。记住,健康的血管,从今天的选择开始。
> 参考资料:卫健委《高脂血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(2024年版)》、中国血脂管理指南(2023)、国际血脂管理指南(2025)。